万能账户是近几年各大保险公司销售的重头戏,同时也是销售误导的重灾区。到底什么是万能账户?销售人员又是怎么误导的?往下看。
万能账户是我们在保险公司开立的一个活期账户,我们可以往账户里存钱,获得一定的利息,也可以把存进账户里的钱,取出来用。
在保险行业,大家喜欢把万能账户叫做【余额宝PLUS】。因为万能账户的最低利率都比余额宝高。
大部分万能账户不能单独购买,通常是买一份年金险或者增额终身寿险,赠送一个万能账户。
文章开头我就说了,很多人被万能账户的演示收益吸引。所以,要看懂万能账户,得先搞清楚结算利率、演示利率和保底利率三者的关系。
①结算利率:当下存钱,可获得的实际收益率。结算利率是浮动的、没有写入合同的。保险公司每月在官网公布结算利率。
举例说明:投保时,万能账户结算利率4.9%,投保后6个月结算利率4.3%,那么,第6个月万能账户里的钱按4.3%计息。
②演示利率:做计划书时,用到的收益率。演示利率是保险公司假定的,用来向客户展示万能账户的大致收益。
通常,演示利率分为高、中、低三档,目的是让客户了解,在不同假定利率下,可以获得的收益水平。
万能账户引起的销售误导,源于销售人员用中、高档利率演示造成。他们的逻辑是,过去几年万能账户的结算利率一直处在高档演示利率的水平,公司运营稳健,所以,未来的结算利率依然能保持高档演示利率。
远的不说,近五年,银行存款和国债利率持续下调,利率下行是必然趋势。大家自己判断一下,5%、4.5%的演示利率能维持几十年不降低吗?
③保底利率:利率最差时,保底能拿到的收益率。保底利率是固定的、写入合同的,不受政策、未来利率、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。
举例说明:投保时,万能账户结算利率4.9%,合同保底利率3%。投保3年后的某个月,结算利率2%,那么,当月万能账户里的钱按保底利率3%计息。
小结:挑选万能账户时,重点关注结算利率和保底利率,演示利率仅供参考。
①初始费用:进入万能账户的钱,保险公司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,这个手续费就叫初始费用。不同产品,初始费用不同。
万能账户里的钱有三大来源:
不管钱是以哪种方式进入万能账户,保险公司都会扣除初始费用后再复利生息。
举例说明:存10万进万能账户,初始费用1%,实际进入万能账户生息的钱是9.9万。
②持续奖金:如果万能账户一直有效,保险公司会按一定的比例,以返还初始费用的形式发放奖金。
提醒注意的是,初始费用的返还分两种情况:
③退保费用:从万能账户里取钱出来,保险公司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,这个手续费就叫退保费用。不管是取一部分钱出来(也叫减保),还是全部取出来,都要收取退保费用。
市面上的万能账户,都是收取前5年的退保费用。不同的产品,退保费用不同。
④风险保险费:万能账户有一定的身故杠杆,因此,保险公司对进入万能账户里的钱,收取一定比例的风险费用。风险保费险每年收取,费率逐年增加。
以某款万能账户为例,假设存入100万,年度风险保险费:
30岁男性336元,30岁女性144元;60岁男性2564元,60岁女性1236元。
年轻时风险保险费很低,几乎可以忽略。风险保险费的计算相对繁琐,金额较低,这里不再赘述。
小结:挑选万能账户时,重点关注初始费用和退保费用的比例,以及是否只返还年金转入的初始费用。
这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有竞争力的万能账户,大家挑选时可拿来做参考。当然,不必为了配一个不错的万能账户,而去买一份表现一般的主险。这也是很多人真正看懂自己的合同后,后悔的地方。
优秀的万能账户,满一年后动用里面的钱,基本不会亏损。这意味着万能账户很灵活,灵活是把双刃剑,太灵活的钱,往往存不住。
还有一点,受利率下行的趋势影响,保险公司得考虑未来的兑付压力。所以,万能账户追加无上限,都是暂时的,没有写入合同。
如果指望通过万能账户长期存钱,锁定利率,除非在几年内把计划要存的钱全部存进去,否则几乎是办不到的,因为指不定哪天就不让追加了。用主险存钱就不一样了,我们可以通过拉长缴费年限,锁定这笔钱的终身利率。
所以,如果想做强制储蓄,尤其是做中长期资金规划,用主险存钱合适。主险里的钱,灵活性不如万能账户,这样更利于强制存下一笔钱。如果手上有一笔闲钱,2~5年可能会动用,希望资金安全增值,放万能账户合适。